五辟的意思解释
五辟拼音:wǔ pì
五辟注音:ㄨˇ ㄆㄧˋ
五辟解释
1.五刑。
2.五君。
3.五次征召。
详细解释
五刑。
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五辟之属,莫大不孝。” 颜师古 注:“五辟即五刑也。”《陈书·后主纪》:“元元黔庶,终罹五辟。”
五君。
《文选·班固<幽通赋>》:“巽羽化于 宣 宫兮,弥五辟而成灾。” 李善 注:“五辟,谓 王后 , 元帝 也, 成帝 也, 哀帝 也, 平帝 也。”
五次征召。
汉 蔡邕 《陈仲弓碑文》:“﹝ 陈寔 ﹞四为郡功曹,五辟 豫州 。” 唐 黄滔 《祭崔补阙》:“五辟三顾,悬榻开樽,不辞小国之权,益切高堂之养。”
国语词典
五辟
wǔ bìㄨˇ ㄅㄧˋ五种刑罚。古代刑法分轻重五等,即为墨、劓、剕、宫、大辟。隋以后改笞、杖、徒、流、死为五辟。
《石点头.卷一二.侯官县烈女歼仇》:「九阍谁控,五辟奚宽。」
字义解释
wǔ
1.四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姓。3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。相当于简谱的“6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bì pì
1.君主:复~。2.姓。3.排除:~邪。4.同“避”。5.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:~举(征召和荐举)。(pītóu)同“劈头”。1.透彻:精~。透~。2.驳斥或排除(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):~谣。~邪说。3.法律;法:大~(古
网络百科
五辟
五辟拼音是wǔpì,注音是ㄨˇㄆㄧˋ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