兀子的意思解释
兀子拼音:wù zǐ
兀子注音:ㄨ ㄗㄧˇ
兀子解释
1.即杌子。小矮凳。
2.见“兀自”。
详细解释
即杌子。小矮凳。
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四:“ 徐敦立 言,往时士大夫家妇女坐椅子、兀子,则人皆讥笑其无法度。” 宋 洪迈 《夷坚甲志·郑畯妻》:“见 王氏 入其室,自取兀子坐牀畔,以手掛帐。”
见“ 兀自 ”。
国语词典
兀子
wù ziㄨˋ ˙ㄗ一种方形而没有靠背的小凳子。
宋.陆游《老学庵笔记.卷四》:「往时士大夫家,妇女坐椅子兀子,则人皆讥其无法度。」
《喻世明言.卷一.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「又哭了一回,把个坐兀子填高,将汗巾兜在梁上,正欲自缢。」
也称为「杌凳」、「杌子」。字义解释
wù
1.高而上平;高高突起。2.形容山秃。泛指秃:~鹫。〔兀秃〕也作兀突。水不凉也不热:~水。
zǐ
1.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~女。~孙。~嗣。~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2.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~。瓜~儿。~实。3.动物的卵:鱼~。蚕~。4.幼小的,小的:~鸡。~畜。~城。5.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~弹(dàn)。棋~
网络百科
兀子
兀子是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的方言。马扎,小椅子小凳子之类的坐具,都可以称之为“兀子”,或者是“兀撑子”,其特点是,体积小,方便移动,价格低廉。可以在钓鱼,野餐等外出活动中携带提供休息。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