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然的意思解释
温然拼音:wēn rán
温然注音:ㄨㄣ ㄖㄢˊ

温然解释
1.温和貌。
2.和润貌。
3.温暖貌。
详细解释
温和貌。
《诗·秦风·小戎》“言念君子,温其如玉” 汉 郑玄 笺:“念君子之性,温然如玉。”《太平广记》卷三四○引 唐 李景亮 《李章武传》:“虽弘道自高,恶为洁饰,而容貌闲美,即之温然。” 明 何景明 《张公去思碑》:“临民温然有餘度,人多易近。” 清 吴敏树 《先考行状》:“顾自其微有知识之日,日趋侍府君於家,而仰其容貌,则见其温然以和,又儼然以庄也。”
和润貌。
宋 苏洵 《仲兄字文甫说》:“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,而不得以为文;刻鏤组绣非不文矣,而不可与论乎自然。”
温暖貌。
唐 羊士谔 《斋中有兽皮茵偶成咏》:“卧阁幸相宜,温然承宴息。” 唐 姚合 《街西居》诗之二:“日出穷巷喜,温然胜重衣。”
字义解释

1.不冷不热;暖:~带。~泉。2.温度:体~。高~。低~。3.稍微加热:~一锅水。4.复习:~课。5.性情平和:~和。~柔。6.同“瘟”。

1.对;不错:不以为~。2.指示代词。如此;这样;那样:不尽~。知其~,不知其所以~。3.然而:此事虽小,~亦不可忽视。4.副词或形容词后缀:忽~。突~。显~。欣~。飘飘~。5.又同“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