祅辞的意思解释
祅辞拼音:yāo cí
祅辞注音:ㄧㄠ ㄘㄧˊ

祅辞解释
怪异不正之言。
详细解释
怪异不正之言。
《荀子·正名》:“忌讳不称,祅辞不出。”
字义解释

古同“妖”。

1.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。2.言语文词:~令。修~。3.告别:~行。4.不接受;请求离去:~谢。~职。5.解雇:~退。他被老板~了。6.躲避;推托:万死不~。不~辛苦。
祅辞拼音:yāo cí
祅辞注音:ㄧㄠ ㄘㄧˊ
怪异不正之言。
怪异不正之言。
《荀子·正名》:“忌讳不称,祅辞不出。”
古同“妖”。
1.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。2.言语文词:~令。修~。3.告别:~行。4.不接受;请求离去:~谢。~职。5.解雇:~退。他被老板~了。6.躲避;推托:万死不~。不~辛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