弯跧的意思解释
弯跧拼音:wān quán
弯跧注音:ㄨㄢ ㄑㄨㄢˊ
弯跧解释
亦作“弯拴”。蜷局不伸貌。
详细解释
亦作“ 弯拴 ”。蜷局不伸貌。
宋 范成大 《鼎河口枕上作》诗:“漂泊离巢燕,弯跧负壳蜗。”《古今小说·史弘肇龙虎君臣会》:“定睛再看时,却是 史大汉 弯跧蹲在东司边。” 明 朱有燉 《义勇辞金》第四折:“打的你吃不的忍不的,就地下弯拴著睡。”
国语词典
弯跧
wān quánㄨㄢ ㄑㄩㄢˊ卷曲著身体。
《永乐大典戏文三种.宦门子弟错立身.第一二出》:「日里去街头,教他求衣食。夜里弯跧楼下睡。」
《喻世明言.卷一五.史弘肇龙虎君臣会》:「定睛再看时,却是史大汉弯跧蹲在东司边。」
字义解释
wān
1.不直。与“直”相对:~路。2.使弯曲:~腰。3.弯曲的地方或弯曲的部分:转~抹角。拐个~就到。4.开弓:~弓。
quán
踢;踩。
网络百科
弯跧
弯跧是汉语词汇,读音为wānquán,意思是亦作“弯拴”蜷局不伸貌。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