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辞的意思解释
外辞拼音:wài cí
外辞注音:ㄨㄞˋ ㄘㄧˊ
外辞解释
1.泛指显豁之辞。《穀梁传·隐公三年》:“其日有食之何也?吐者外壤,食者内壤。闕然不见其壤,有食之者也。有内辞也,或外辞也。”锺文烝补注:“‘有’之疑为内辞,其辞最微……‘或’之疑为外辞,其辞较著。”
2.对外的言词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“内事曰孝王某,外事曰嗣王某”唐孔颖达疏:“是在内从内辞,在外从外辞。”
详细解释
泛指显豁之辞。
《穀梁传·隐公三年》:“其日有食之何也?吐者外壤,食者内壤。闕然不见其壤,有食之者也。有内辞也,或外辞也。” 锺文烝 补注:“‘有’之疑为内辞,其辞最微……‘或’之疑为外辞,其辞较著。”
对外的言词。
《礼记·曲礼下》“内事曰孝王某,外事曰嗣王某” 唐 孔颖达 疏:“是在内从内辞,在外从外辞。”
字义解释
wài
1.外边;外边的。与“内”“里”相对:门~。~表。2.关系疏远的;不是自己这方面的:~人。~乡。3.指外国:对~贸易。~侨。4.非原有的;非正式的:~加。~号。5.称母亲、姐妹、女儿的亲属:~祖母。~甥。~孙。
cí
1.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。2.言语文词:~令。修~。3.告别:~行。4.不接受;请求离去:~谢。~职。5.解雇:~退。他被老板~了。6.躲避;推托:万死不~。不~辛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