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儒的意思解释
散儒拼音:sàn rú
散儒注音:ㄙㄢˋ ㄖㄨˊ

散儒解释
1.不遵礼法、不自检束的儒生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不隆礼,虽察辩,散儒也。”杨倞注:“散,谓不自检束。”
2.平庸的儒者。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傅介子年十四,好学书,尝弃觚而嘆曰:‘大丈夫当立功絶域,何能坐事散儒?’”
详细解释
不遵礼法、不自检束的儒生。
《荀子·劝学》:“不隆礼,虽察辩,散儒也。” 杨倞 注:“散,谓不自检束。”
平庸的儒者。
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 傅介子 年十四,好学书,尝弃觚而嘆曰:‘大丈夫当立功絶域,何能坐事散儒?’”
国语词典
散儒
sǎn rúㄙㄢˇ ㄖㄨˊ不自检束的儒者。
《荀子.劝学》:「不隆礼,虽察辩,散儒也。」
《西京杂记.卷三》:「大丈夫当立功绝域,何能坐事散儒?」
字义解释

1.由聚集而分离:解~。~会。烟消云~。2.分发;分给:~传单。3.排遣;排除:~心。~闷。1.无约束;不密集;松开:~漫。~兵游勇。把稻子捆紧,别~了。2.零碎的;不集中的:~装。~坐儿。3.中成药剂型之一。由一种或数

1.旧时泛指读书人:~生。~医。2.古代从巫、史、祝、卜中分化出来的专司礼仪的人。3.儒家:~术。4.通“懦(nuò)”。懦弱:偷~转脱。
网络百科
散儒
散儒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为sànrú,是指不遵礼法、不自检束的儒生或平庸的儒者。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