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性的意思解释
三性拼音:sān xìng
三性注音:ㄙㄢ ㄒㄧㄥˋ
三性解释
1.佛教名词。指法相宗所主张的遍计所执性、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。认为事理、迷悟一切诸法,均不出此三性。见《成唯识论》卷八。也称“三自性”。
2.佛教名词。指善性、恶性和无记性(即非善非恶之性)。
3.道教名词。指元精、元气和元神。
4.指人性的三个来源。
详细解释
佛教名词。指法相宗所主张的遍计所执性、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。认为事理、迷悟一切诸法,均不出此三性。见《成唯识论》卷八。也称“三自性”。
章炳麟 《建立宗论》:“云何三性?一曰徧计所执自性,二曰依他起自性,三曰圆成实自性。”
佛教名词。指善性、恶性和无记性(即非善非恶之性)。
隋 慧远 《大乘义章》卷二十:“善、恶、无记,是三性也。”
道教名词。指元精、元气和元神。
唐 吕岩 《敲爻歌》:“此时黄道会阴阳,三性元宫无漏泄。” 唐 吕岩 《忆江南》词之八:“三性本同一体内,要烧灵药切寻铅。”
指人性的三个来源。
汉 王充 《论衡·命义》:“亦有三性:有正,有随,有遭。正者,禀五常之性也;随者,随父母之性;遭者,遭得恶物象之故也。”
字义解释
sān
1.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多数或多次:~思。~缄其口。3.姓。
xìng
1.性格:个~。天~。耐~。2.物质所具有的性能;物质因含有某种成分而产生的性质:黏~。弹~。药~。碱~。油~。3.后缀,加在名词、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,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:党~。纪律~。创造~。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