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三人文库>词语查询

三戒的意思解释

三戒拼音:sān jiè

三戒注音:ㄙㄢ ㄐㄧㄝ ˋ

三戒

三戒解释

1.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。戒色、戒斗、戒得。

2.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。戒妄出入、戒妄言语、戒妄忧虑。

3.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。戒大怒、戒大欲、戒大醉。

详细解释

国语词典

三戒

sān jièㄙㄢ ㄐㄧㄝˋ

戒色、戒斗、戒得。

《论语.季氏》:「君子有三戒: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;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」

汉.蔡邕〈太尉杨秉碑〉:「昔仲尼垂三戒,而公克焉。」

字义解释

三sān

1.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多数或多次:~思。~缄其口。3.姓。

戒jiè

1.防备;警惕:~心。~备。~骄~躁。2.同“诫”。3.戒除:~烟。~毒。他把酒~了。4.指禁止做的事情:开~。杀~。5.佛教戒律:受~。6.戒指:钻~。7.姓。

网络百科

三戒(佛教术语)

佛教中的“三戒”指“戒贪”、“戒痴”、“戒嗔”。佛家有所谓“贪、痴、嗔”三念

三戒(词语释义)

《三戒》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写的一组寓言,包括《临江之麋》、《黔之驴》、《永某氏之鼠》三篇散文。这组寓言是作者贬谪永州时所写。题名“三戒”,可能是取《论语》“君子有三戒”之意。另有词语“三戒”,在佛教、中医和古代文献中分别有不同的含义。

来源:百度百科

百度百科“三戒”

相关词语

热门词语

© 三人文库 SanRenWenK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