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三人文库>词语查询

清朝的意思解释

清朝拼音:qīng cháo

清朝注音:ㄑㄧㄥ ㄔㄠˊ

清朝

清朝解释

1.清晨。

2.清明的朝廷。

详细解释

国语词典

清朝

qīng zhāoㄑㄧㄥ ㄓㄠ

清早、清晨。

三国.魏.阮籍〈咏怀诗〉八十二首之七十九:「清朝饮醴泉,日夕栖山冈。」

南朝宋.谢惠连〈泛湖归出楼中望月〉诗:「晤言不知罢,从夕至清朝。」

字义解释

清qīng

1.洁净;清澄。与“浊”相对:~波。2.清楚;明白:分~敌我。说~道理。3.查点:~仓。4.寂静:~幽。5.尽;完;一点不留:~除。6.不贪污:~廉。7.朝代名(1644—1911)。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。1616年(明

朝zhāo cháo

1.朝廷(跟“野”相对):上~。在~党(执政党)。2.朝代:唐~。改~换代。3.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时期:康熙~。4.朝见;朝拜:~觐。~顶。5.面对着;向:脸~里。坐东~西。6.表示动作的方向:~南开门。~学校走去。7.姓

网络百科

清朝(中国历史朝代)

清朝(1636年—1912年)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,共传十帝,享国二百七十六年。

1616年,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。1636年,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。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,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,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,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,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。军事上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、大西、南明等政权。后又平定三藩之乱、统一郑氏台湾,逐步掌控全国。

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,在此期间,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,改革最多,国力最强,社会稳定,经济快速发展,人口增长迅速,疆域辽阔。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,清朝统治者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,并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。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,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。但是封建专制也推向了最高峰。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、文化专制、闭关锁国、思想禁锢、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。

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,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。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,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。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,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。1911年,辛亥革命爆发,清朝统治瓦解,1912年2月12日,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,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,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,清朝从此结束。

清朝灭亡后复辟势力一直存在,例如张勋复辟和伪满洲国,二战末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,伪满洲国彻底灭亡。

清朝(汉语词语)

清朝是中国汉语词语。

来源:百度百科

百度百科“清朝”

相关词语

热门词语

© 三人文库 SanRenWenK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