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官的意思解释
堂官拼音:táng guān
堂官注音:ㄊㄤˊ ㄍㄨㄢ
堂官解释
清代对中央各部长官以及部以外的独立机构的长官的统称。
详细解释
明 清 对中央各部长官 如尚书、侍郎等 的通称,因在各衙署大堂上办公而得名。“堂官”对“司官”而言,各部以外的独立机构的长官,如知县、知府等,亦可称“堂官”。
明 高拱 《辨名分疏》:“近年以来,属官不奉堂官约束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》:“是皇上尚不欲堂官之全赴园也,况司官哉!堂官直日耳,司员自有其坐办之事,直日何预于四司哉?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二回:“我在京的时候,曾上过一个条陈给堂官。”
见“ 堂倌 ”。
国语词典
堂官
táng guānㄊㄤˊ ㄍㄨㄢ旧时称各衙门的长官。
《文明小史.第二九回》:「那时刑部堂官,是个部曹出身。」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.第二二回》:「我在京的时候,曾上过一个条陈给堂官。」
字义解释
táng
1.正房:~屋。2.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:礼~。课~。食~。3.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、审讯案件的地方:大~。过~。4.用于厅堂名称,旧时也指某一家、某一房或某一家族:三槐~。5.用于商店牌号:同仁~(北京的一家药店)。6.
guān
1.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、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:~员。武~。做~。外交~。2.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:~办。~费。3.公共的;公用的:~道。~厕所。4.姓。5.器官:五~。感~。
网络百科
堂官
明清对中央各部长官如尚书﹑侍郎等的通称﹐因在各衙署大堂上办公而得名·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