塔墩的意思解释
塔墩拼音:tǎ dūn
塔墩注音:ㄊㄚˇ ㄉㄨㄣ

塔墩解释
犹言一屁股着地。
详细解释
犹言一屁股着地。
《水浒传》第六七回:“ 李逵 便抢将入来。那汉子手起一拳,打个塔墩。”
国语词典
塔墩
tǎ dūnㄊㄚˇ ㄉㄨㄣ跌坐在地上。
如:「那汉子手起一拳,将对方打了个塔墩。」
字义解释

1.佛教建筑。源于印度,汉代随佛教传入中国。通常有塔座、塔身、塔刹三部分组成。2.像塔形的建筑物:水~。灯~。革命烈士纪念~。

1.土堆:土~。2.厚而粗的木头、石头等;座儿:桥~。菜~(切菜用的砧类器具)。树~。3.量词,用于丛生的或几棵合在一起的植物:一~谷子。柳~。4.古同“蹲”。
网络百科
塔墩
塔墩是汉语词汇,读音是tǎdūn,意思是犹言一屁股着地。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