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臣的意思解释
七臣拼音:qī chén
七臣注音:ㄑㄧ ㄔㄣˊ

七臣解释
1.《孝经·谏诤》:“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,虽无道不失其天下。”郑玄注:“七人谓三公及左辅、右弼、前疑、后丞。”唐玄宗注:“争谓諫也。”后以“七臣”泛指谏臣。
2.七种人臣。即法臣、饰臣、侵臣、谄臣、愚臣、姦臣、乱臣。
3.七位人臣。
详细解释
《孝经·谏诤》:“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,虽无道不失其天下。” 郑玄 注:“七人谓三公及左辅、右弼、前疑、后丞。” 唐玄宗 注:“争谓諫也。”后以“七臣”泛指谏臣。
《后汉书·刘瑜传》:“惟陛下设置七臣,以广諫道。”
七种人臣。即法臣、饰臣、侵臣、谄臣、愚臣、姦臣、乱臣。
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:“或以平虚,请论七主之过,得六过一是,以还自镜,以知得失,以绳七臣。” 郭沫若 等集校:“七臣正具六过一是,即法臣、饰臣、侵臣、谄臣、愚臣、姦臣、乱臣。”参阅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。
七位人臣。
《文选·陆机<五等论>》:“在 周 之衰,难兴王室,放命者七臣,干位者三子。” 李善 注:“七臣: 蔿国 、 边伯 、 詹父 、 子禽 、 祝跪 及 頽叔桃子 、 宾起 。”
字义解释

1.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,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,共分七个“七”。3.姓。

1.君主时代的官吏,有时也包括百姓:忠~。君~。2.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。3.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