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三人文库>词语查询

皮币的意思解释

皮币拼音:pí bì

皮币注音:ㄆㄧˊ ㄅㄧˋ

皮币

皮币解释

1.毛皮和缯帛。古代用作聘享的贵重礼物。《管子·五行》:“出皮币,命行人修春秋之礼於天下诸侯。”《国语·吴语》:“春秋皮币玉帛子女,以宾服焉。”

2.汉代用白鹿皮制成的货币。《史记·平準书》:“乃以白鹿皮方尺,缘以藻繢,为皮币,直四十万。王侯宗室朝覲聘享,必以皮币荐璧,然后得行。”按,此币发行于汉武帝元狩四年(公元前119年),是一种信用货币。

详细解释

国语词典

皮币

pí bìㄆㄧˊ ㄅㄧˋ

兽皮和束帛。古时作为馈赠或聘享的礼物。

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「事之以皮币,不得免焉。」

汉.赵岐.注:「皮,狐貉之裘;币,缯帛之货也。」

字义解释

皮

1.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:牛~。荞麦~。碰掉了一块~。2.皮子:~箱。~鞋。~袄。3.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:包袱~儿。新书最好包上~儿。4.(~儿)表面:地~。水~儿。5.(~儿)某些薄片状的东西:铅~。豆腐~儿

币

货币:硬~。银~。纸~。人民~。

网络百科

皮币

以兽皮制成的货币。汉武帝于元狩四年(公元前119年)发行皮币,用宫苑中的白鹿皮制成。皮币每张一方尺,饰以彩画,值四十万钱。

来源:百度百科

百度百科“皮币”

相关词语

热门词语

© 三人文库 SanRenWenK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