炮竹的意思解释
炮竹拼音:pào zhú
炮竹注音:ㄆㄠˋ ㄓㄨˊ
炮竹解释
爆竹。
详细解释
即爆竹。
《水浒传》第一○八回:“必剥剥响不絶,浑如除夜放炮竹。”参见“ 爆竹 ”。
国语词典
炮竹
pào zhúㄆㄠˋ ㄓㄨˊ爆竹。如:「过年时,漫天炮竹响。」也作「炮铳」。
字义解释
páo bāo pào
1.口径在2厘米以上,能发射炮弹的重型射击武器,火力强,射程远。种类很多,有迫击炮、榴弹炮、加农炮、高射炮等。也叫火炮。我国古代的炮最早是用机械发射石头的。火药发明后,改为用火药发射铁弹丸。2.爆竹:鞭~。花~。3.爆破
zhú
竹子,多年生常绿植物。茎圆柱形,有节,中空,可供建筑用,又可做造纸原料。嫩芽即竹笋,可食。
网络百科
炮竹
爆竹,也叫“爆仗”、“炮仗”、“纸炮”、“响炮”等。
在没有火药和纸张时,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,使之爆裂发声,以驱逐瘟神。而在现代,华人在传统节日、婚礼喜庆、各类庆典、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爆竹,特别是在春节期间,爆竹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。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