侍读的意思解释
侍读拼音:shì dú
侍读注音:ㄕㄧˋ ㄉㄨˊ
侍读解释
1.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。宋高承《事物纪原·法从清望·侍读》:“唐明皇开元三年七月,敕每读史籍中有闕,宜选耆儒博硕一人,每日侍读。故马怀素褚元量更日入直,此侍读之始也。”清潘荣陛《<帝京岁时纪胜>序》:“如班令史之侍读禁中而作《白虎通》,蔡邕之校汉典而作《独断》是也。”清叶廷琯《吹网录·立忠王玙为太子》:“盖昭成方娠,説侍读东宫,知其异事。”
2.古代官名。为帝王、皇子讲学之官。其职务与侍读学士略同,然级别较其为低。宋有翰林侍读之官,明清沿置翰林院侍读。亦作为侍读学士之省称。唐韩愈《顺宗实录一》:“上在东宫尝与诸侍读并叔文论政。”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八:“先君读山谷《乞猫诗》,叹甚妙。晁以道侍读在坐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四回:“迟衡山道:‘是那位高老先生?’季苇萧道:‘是六合的现任翰林院侍读。’”参见“侍读学士”、“侍读博士”。
3.古代官名。南北朝唐宋诸王属官,有侍读,侍讲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音辞》:“梁世有一侯,尝对元帝饮謔,自陈‘痴钝’,乃成‘颸段’……元帝手教诸子侍读,以此为诫。”
4.古代官名。清代内阁所置官。掌勘对本章、检校签票。参见《清通志·职官一》。
详细解释
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。
宋 高承 《事物纪原·法从清望·侍读》:“ 唐明皇 开元 三年七月,敕每读史籍中有闕,宜选耆儒博硕一人,每日侍读。故 马怀素 褚元量 更日入直,此侍读之始也。” 清 潘荣陛 《<帝京岁时纪胜>序》:“如 班令史 之侍读禁中而作《白虎通》, 蔡邕 之校 汉 典而作《独断》是也。” 清 叶廷琯 《吹网录·立忠王玙为太子》:“盖 昭成 方娠, 説 侍读东宫,知其异事。”
古代官名。为帝王、皇子讲学之官。其职务与侍读学士略同,然级别较其为低。
宋 有翰林侍读之官, 明 清 沿置翰林院侍读。亦作为侍读学士之省称。 唐 韩愈 《顺宗实录一》:“上在东宫尝与诸侍读并 叔文 论政。”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八:“先君读 山谷 《乞猫诗》,叹甚妙。 晁以道 侍读在坐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四回:“ 迟衡山 道:‘是那位 高老先生 ?’ 季苇萧 道:‘是 六合 的现任翰林院侍读。’”参见“ 侍读学士 ”、“ 侍读博士 ”。
古代官名。
南北朝 唐 宋 诸王属官,有侍读,侍讲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音辞》:“ 梁 世有一侯,尝对 元帝 饮謔,自陈‘痴钝’,乃成‘颸段’…… 元帝 手教诸子侍读,以此为诫。”
古代官名。
清 代内阁所置官。掌勘对本章、检校签票。参见《清通志·职官一》。
国语词典
侍读
shì dúㄕˋ ㄉㄨˊ职官名。主掌教授诸王经书。南北朝、唐、宋诸王府,有侍读、侍讲的官吏。唐有侍读、侍讲等学士。宋、元、明有翰林侍读学士及侍读。清翰林院、内阁,亦有侍读学士及侍读等官。
字义解释
1.陪伴侍候:服~。~立。2.姓。
字的念法;读音:异~。“长”字有两~。语句中的停顿。古代诵读文章,分句和读,极短的停顿叫读,稍长的停顿叫句,后来把“读”写成“逗”。现代所用逗号就是取这个意义,但分别句逗的标准不同。见〖句读〗。
网络百科
侍读
1.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。
2.官名。宋高承《事物纪原·法从清望·侍读》:“唐明皇开元三年七月,敕每读史籍中有阙,宜选耆儒博硕一人,每日侍读。故马怀素褚元量更日入直,此侍读之始也。”宋有翰林侍读之官,明、清沿置翰林院侍读。亦作为侍读学士之省称。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