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三人文库>词语查询

十恶的意思解释

十恶拼音:shí è

十恶注音:ㄕㄧˊ ㄜˋ

十恶

十恶解释

中国封建王朝规定的不可赦免的十种重大罪名。即谋反、谋大逆、谋叛、谋恶逆、不道、大不敬、不孝、不睦、不义、内乱。始于北齐,隋代修改后规定在法律中,沿用至清代。

详细解释

国语词典

十恶

shí èㄕˊ ㄜˋ

古代最严重的十大罪行。

《隋书.卷二五.刑法志》:「又置十恶之条……,一曰谋反,二曰谋大逆,三曰谋叛,四曰恶逆,五曰不道,六曰大不敬,七曰不孝,八曰不睦,九曰不义,十曰内乱。」

元.李行道《灰阑记.第二折》:「你药杀亲夫,这是十恶大罪哩!」

字义解释

十shí

1.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达到顶点:~足。~分。~成的把握。3.姓。

恶è wù ě wū

恶劣;坏:~习。~意。讨厌;憎恨(跟“好”hào相对):好~。深~痛绝。1.(ě·xin)2.有要呕吐的感觉:胃里不舒服,一阵一阵地~。3.厌恶;令人厌恶:这种丑事,让人~。你别在这儿~我了。4.揭人短处,使难堪:他太抠

网络百科

十恶

十恶俗称“十恶不赦”。中国古代十种为常赦所不原的重大犯罪。一为谋反,二为谋大逆,三为谋叛,四为恶逆,五为不道,六为大不敬,七为不孝,八为不睦,九为不义,十为内乱。自秦及以后逐渐形成,北齐时始定重罪十条:一反逆,二谋大逆,三叛,四降,五恶逆,六不道,七不敬,八不孝,九不义,十内乱。隋代始以“十恶”之名,定入法典。经唐至清,除元代改名为诸恶外,相沿不改。《唐律疏议》称:“五刑之中,十恶尤切,亏损名教,毁裂冠冕,特标篇首,以为明诫”。

来源:百度百科

百度百科“十恶”

相关词语

热门词语

© 三人文库 SanRenWenK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