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繻的意思解释
弃繻拼音:qì rú
弃繻注音:ㄑㄧˋ ㄒㄩ

弃繻解释
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初,军从济南当诣博士,步入关,关吏予军繻。军问:‘以此何为?’吏曰:‘为復传,还当以合符。’军曰:‘大丈夫西游,终不復传还。’弃繻而去。”繻,帛边。书帛裂而分之,合为符信,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。“弃繻”,表示决心在关中创立事业。后因用为年少立大志之典。唐王绩《晚年叙志示翟处士》诗:“弃繻频北上,怀刺几西游。”唐杜甫《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》诗之二:“虙子弹琴邑宰日,终军弃繻英妙时。”清吴伟业《感旧赠萧明府》诗:“授简肯忘羣彦会,弃繻谁识少年装。”
详细解释
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初, 军 从 济南 当诣博士,步入 关 , 关 吏予 军 繻。
军 问:‘以此何为?’吏曰:‘为復传,还当以合符。’ 军 曰:‘大丈夫西游,终不復传还。’弃繻而去。”繻,帛边。书帛裂而分之,合为符信,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。“弃繻”,表示决心在 关中 创立事业。后因用为年少立大志之典。 唐 王绩 《晚年叙志示翟处士》诗:“弃繻频北上,怀刺几西游。” 唐 杜甫 《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》诗之二:“ 虙子 弹琴邑宰日, 终军 弃繻英妙时。” 清 吴伟业 《感旧赠萧明府》诗:“授简肯忘羣彦会,弃繻谁识少年装。”
字义解释

1.放弃;扔掉:抛~。舍~。遗~。~权。~之可惜。2.姓。

1.彩色的丝织品。2.古代一种用帛制的通行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