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虎的意思解释
伏虎拼音:fú hǔ
伏虎注音:ㄈㄨˊ ㄏㄨˇ

伏虎解释
降服猛虎,比喻战胜邪恶势力。
详细解释
蹲伏着的老虎。
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冥冥而行者,见寝石以为伏虎也。” 明 徐渭 《伏虎画赞》:“我观伏虎,曲蟠以枕。”
制伏猛虎。亦比喻降伏凶人。
明 沉璟 《义侠记·释义》:“因此上屈弓腰,舒猿臂;要降龙,思伏虎。”《封神演义》第八二回:“伏虎降龙为第一,擒妖缚怪任纵横。” 陈毅 《悼罗炳辉将军》诗:“自有擎天手,伏虎又降龙。”
即虎子。状似蹲兽的尿器。
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十七:“道士便盛击鼓,召请诸神。魅乃取伏虎,于神座上吹作角声音。”《骈雅·释器》:“伏虎、楲窬,溺器也。”
字义解释

1.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;趴:~案。~在桌子上。2.低下去:起~。此起彼~。3.隐藏:潜~。~击。昼~夜出。4.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统称;伏天:入~。初~。三~天。每~十天。5.屈服;低头承认;被迫接受:~诛。6.使屈服;降

1.哺乳动物,头大而圆,毛黄色,有黑色横纹。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,性凶猛,力气大,善游泳,不善爬树,夜里出来捕食鸟兽。通称老虎。2.比喻勇猛威武:~将。~~有生气。3.露出凶相:~起脸。4.姓。5.同“唬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