蜡子的意思解释
蜡子拼音:là zǐ
蜡子注音:ㄌㄚˋ ㄗㄧˇ
蜡子解释
1.宝石的一种。
2.亦称“蜡种”。白蜡虫产卵时所作之巢。
详细解释
宝石的一种。
明 曹昭 《格古要论·珍宝·蜡子》:“蜡子,出 南蕃 、 西蕃 ,性坚,有红蜡、紫蜡,亦有酒色者,俱明莹。” 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物部四》:“今世之所宝者,有猫儿眼、祖母緑、颠不剌、蜜腊、金鸦鶻石、蜡子等类,然皆镶嵌首饰之用。”参阅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金石二·宝石》。
亦称“ 蜡种 ”。白蜡虫产卵时所作之巢。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虫一·虫白蜡》:“其虫嫰时白色,作蜡。及老则赤黑色,乃结苞於树枝……盖虫将遗卵作房,正如雀瓮、螵蛸之类尔。俗呼为蜡种,亦曰蜡子。”
字义解释
là
1.动物、植物所产生的,或石油、煤、油页岩中所含的油质,常温下多为固体,具有可塑性,能燃烧,易熔化,不溶于水,如蜂蜡、白蜡、石蜡等。用作防水剂,也可做蜡烛。2.蜡烛:点上一支~。古代一种年终祭祀。
zǐ
1.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~女。~孙。~嗣。~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2.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~。瓜~儿。~实。3.动物的卵:鱼~。蚕~。4.幼小的,小的:~鸡。~畜。~城。5.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~弹(dàn)。棋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