介帻的意思解释
介帻拼音:jiè zé
介帻注音:ㄐㄧㄝ ˋ ㄗㄜˊ
介帻解释
古代的一种长耳裹发巾。始行于汉魏,即后来的进贤冠。
详细解释
古代的一种长耳裹发巾。始行于 汉 魏 ,即后来的进贤冠。
晋 陆云 《与平原书》:“一日案行并视 曹公 器物牀荐席具……介幘如 吴 幘。”《南史·褚澄传》:“又赎 彦回 介幘犀导及 彦回 常所乘黄牛。”《隋书·礼仪志六》:“幘,尊卑贵贱皆服之。文者长耳,谓之介幘;武者短耳,谓之平上幘。各称其冠而制之。” 宋 吴自牧 《梦粱录·驾宿明堂斋殿行禋祀礼》:“乐工皆裹介幘如笼巾,著緋宽衫,勒帛。”
国语词典
介帻
jiè zéㄐㄧㄝˋ ㄗㄜˊ古代尊卑贵贱通用的头巾。
《隋书.卷一一.礼仪志六》:「帻,尊卑贵贱皆服之。文者长耳,谓之介帻。」
宋.吴自牧《梦粱录.卷五.驾宿明堂斋殿行禋祀礼》:「乐工皆裹介帻如笼巾,著绯宽衫,勒帛。」
字义解释
jiè
1.在两者当中:~绍。媒~。这座山~于两县之间。2.介绍:内容简~。3.存留;放在(心里):~意。~怀。4.姓。5.铠甲:~胄。6.甲壳:~虫。~壳。7.耿直;有骨气:耿~。8.用于人,相当于“个”(多表示微贱):一~书
zé
古代的一种头巾。
网络百科
介帻
介帻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jiezhi,是指一种长耳的裹发巾。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