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纂的意思解释
都纂拼音:dōu zuǎn
都纂注音:ㄉㄡ ㄗㄨㄢˇ

都纂解释
总编。
详细解释
总编。
《旧唐书·宪宗纪上》:“史官 李吉甫 撰《元和国计簿》,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,管州府二百九十五,县一千四百五十三,户二百四十四万二百五十四…… 吉甫 都纂其事,成书十卷。”
国语词典
都纂
dū zuǎnㄉㄨ ㄗㄨㄢˇ总纂。
《旧唐书.卷一四.宪宗本纪上》:「吉甫都纂其事,成书十卷。」
字义解释

1.表示总括,除疑问句外,所总括的成分放在“都”前:全家~搞文艺工作。他无论干什么~很带劲儿。2.跟“是”字合用,说明理由:~是你磨蹭,要不我也不会迟到。~是昨天这场雨,害得我们耽误了一天工。3.表示“甚至”:你待我比亲

1.编辑:编~。~辑。2.〈方〉纂儿,旧时妇女梳在头后边的发髻。
网络百科
都纂
都纂是一个汉语词语,拼音dōuzuǎn,意思是意思是指总编,是属于现代汉语中的白话词汇,在古代该词比较少见,是属于使用频率较高的汉语词汇。在一般场合比较常见。《说文解字》记载着该词语的详细解释。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