啑血的意思解释
啑血拼音:dié xuè
啑血注音:ㄉㄧㄝ ˊ ㄒㄩㄝˋ
啑血解释
1.歃血。会盟时以牲血涂于口旁,表示诚信。啑,通“歃”。
2.喋血。践血而行。谓杀人流血遍地。啑,通“喋”。
详细解释
歃血。会盟时以牲血涂于口旁,表示诚信。啑,通“ 歃 ”。
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:“始与 高帝 啑血盟,诸君不在邪?”
喋血。践血而行。谓杀人流血遍地。啑,通“ 喋 ”。
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今已诛诸 吕 ,新啑血京师。”按《汉书·文帝纪》作“喋血”。 颜师古 注:“喋……本字当作蹀。蹀谓履涉之耳。” 唐 张祜 《雁门太守行》:“驼囊泻酒酒一杯,前头啑血心不回。”
国语词典
啑血
jié xuèㄐㄧㄝˊ ㄒㄩㄝˋ踏血而行。喻杀人众多,血流满地。《史记.卷一○.孝文本纪》:「今已诛诸吕,新啑血京师,以此迎大王为名,实不可信。」也作「喋血」、「蹀血」。
字义解释
shà jié dié tì
古同“喋”。1.古同“唼”。2.古同“歃”。多言。古同“嚏”。
xiě xuè
1.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,红色,有腥气,由血浆、红细胞、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。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,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,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。也叫血液。2.有血统关系的:~亲。~缘。3.比
网络百科
啑血
啑血,汉语词汇。
拼音:diéxuè
释义:1、歃血。会盟时以牲血涂于口旁,表示诚信。2、践血而行。谓杀人流血遍地
出自于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。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