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鼓的意思解释
边鼓拼音:biān gǔ
边鼓注音:ㄅㄧㄢ ㄍㄨˇ
边鼓解释
本指打鼓时打在鼓面边沿的鼓点,声音较小,起帮腔作用。后用以比喻起帮腔作用。
详细解释
本指打鼓时打在鼓面边沿的鼓点,声音较小,起帮腔作用。后用以比喻起帮腔作用。
清 周亮工 《书影》卷四:“ 张元长 云:‘作文如打鼓,边鼓虽极多,中心却也少不得几下。’” 周而复 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二四:“‘你别客气。’ 徐义德 紧紧抓住他,要他打边鼓。” 方方 《大蓬车上》:“我明白他的用意,抢着接过话题,帮他敲起了边鼓。”
国语词典
边鼓
biān gǔㄅㄧㄢ ㄍㄨˇ乐器名。流行于广西壮族武鸣、巴马等地。以竹或木制成,鼓框较窄,单面蒙牛、羊或猪皮等,鼓面直径约二十五厘米。一般用于道公(巫师)跳神歌舞和戏剧。
字义解释
biān
1.几何图形上夹成角的射线或围成多边形的线段。2.边缘:海~。村~。田~。马路~儿。3.镶在或画在边缘上的条状装饰:花~儿。金~儿。裙子下摆加个~儿。4.边界;边境:~疆。~防。戍~。5.界限:~际。一望无~。6.靠近物
gǔ
1.打击乐器,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,中间空,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:腰~。手~。花~。2.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石~。蛙~。耳~。3.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;敲:~琴。~掌。4.用风箱等扇(风):~风。5.发动;振奋:~动
网络百科
边鼓(乐器)
边鼓是壮族混合击膜鸣乐器。在壮族铜鼓乐(常由4面大小不同、音色各异的铜鼓交替演奏)合奏中,边鼓是主要的衬托乐器,常用于铜鼓乐合奏和道公歌舞伴奏。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、东兰、巴马一带。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