儆惕的意思解释
儆惕拼音:jǐng tì
儆惕注音:ㄐㄧㄥˇ ㄊㄧˋ

儆惕解释
1.戒惧。
2.指使戒惧。
详细解释
戒惧。
《明史·沉溍传》:“帝尝以勋臣子弟多骫法,撰《大誥》二十二篇,諭天下武臣皆令诵习,使之儆惕。”
指使戒惧。
郭沫若 《恢复·如火如荼的恐怖》诗:“我们的眼前一望都是白色,但我们是并不觉得恐怖。我们杀了一个要儆惕一百个,我们的恐怖是如火如荼。”
国语词典
儆惕
jǐng tìㄐㄧㄥˇ ㄊㄧˋ警觉戒慎。如:「我们要以前人失败的经验,做为自己的儆惕。」也作「警惕」。
字义解释

让人自己觉悟而不犯过错:~戒。以~效尤。

1.小心:警~。2.害怕:怵(chù)~。
网络百科
儆惕
儆惕,是汉语词汇,读音为jǐngtì,释义是戒惧或指使戒惧。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