鼗鼓的意思解释
鼗鼓拼音:táo gǔ
鼗鼓注音:ㄊㄠˊ ㄍㄨˇ
鼗鼓解释
一种摇鼓。俗称拨浪鼓。
详细解释
一种摇鼓。俗称拨浪鼓。
《书·益稷》:“下管鼗鼓合止柷敔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鸽异》:“小者上下飞鸣,时集其顶,翼翩翩如燕子落蒲叶上,声细碎,类鼗鼓;大者伸颈不敢动。” 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我的种痘》:“一样玩具是 朱熹 所谓‘持其柄而摇之,则两耳还自击’的鼗鼓,在我虽然也算难得的事物,但仿佛曾经玩过,不觉得希罕了。”
国语词典
鼗鼓
táo gǔㄊㄠˊ ㄍㄨˇ古代的一种鼓。其形制和奏法与今日的拨浪鼓相似,是鼓穿在木柄上,鼓框左右用绳系著两个小珠状物,手摇木柄,珠状物来回敲击鼓面以发声。
《儒林外史.第三七回》:「金次福、鲍廷玺,两人领了一班司球的、司琴的、司瑟的、司管的、司鼗鼓的、司祝的、司敔的。」
字义解释
táo
拨浪鼓。
gǔ
1.打击乐器,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,中间空,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:腰~。手~。花~。2.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石~。蛙~。耳~。3.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;敲:~琴。~掌。4.用风箱等扇(风):~风。5.发动;振奋:~动
网络百科
鼗鼓
鼗(táo)鼓,非常古老的中国乐器。长柄,鼓身两旁缀灵活小耳,执柄摇动时,两耳双面击鼓作响。俗称“拨浪鼓”。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