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蟥的意思解释
马蟥拼音:mǎ huáng
马蟥注音:ㄇㄚˇ ㄏㄨㄤˊ

马蟥解释
亦作“马黄”。亦作“马蝗”。即水蛭。
详细解释
亦作“马黄”。亦作“ 马蝗 ”。即水蛭。
《政和证类本草·虫下·水蛭》:“﹝水蛭﹞腹黄者谓之马黄。” 宋 无名氏 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三十出:“马蝗丁住鷺丝脚。” 元 郑元祐 《遂昌山樵杂录》:“驛吏乃言,此马黄精也,遇之者輒为其啗。” 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人部一》:“《西湖志》载医者为 吴太师 治马蝗,《杂记》载 刘大用 为 卫承务 子治水蛭法者与此相同,不可不知也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虫二·水蛭》:“﹝水蛭﹞大者名马蜞、马蛭、马蟥。”参见“ 水蛭 ”。
国语词典
马蟥
mǎ huángㄇㄚˇ ㄏㄨㄤˊ水蛭的别名。参见「水蛭」条。
字义解释

1.哺乳动物,头小,面部长,耳壳直立,颈部有鬣,四肢强健,每肢各有一蹄,善跑,尾生有长毛。是重要的力畜之一,可供拉车、耕地、乘骑等用。皮可制革。2.大:~蜂。~勺。3.姓。

见〖蚂蟥〗。
网络百科
马蟥
马蟥释名至掌。大者名马蜞、马蛭、马鳖。气味咸、苦、平、有毒。主治产后血晕、跌打损伤、坠跌内伤、红白毒肿。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