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三人文库>词语查询

簸箕的意思解释

簸箕拼音:bò ji

簸箕注音:ㄅㄛˋ ㄐㄧ

簸箕

簸箕解释

1.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器具,三面有边沿,一面敞口,用来簸粮食等。也有用铁皮、塑料制成的,多用来清除垃圾。

2.簸箕形的指纹。

详细解释

国语词典

簸箕

bò jīㄅㄛˋ ㄐㄧ

一种用来扬去谷类糠皮的器具,以竹篾或柳条等编成。

《唐诗纪事.卷六二.郑嵎》:「大开内府恣供给,玉缶金筐银簸箕。」

也称为「畚箕」、「畚斗」。

字义解释

簸bò bǒ

〔簸箕〕用来簸粮食或撮垃圾等的一种器具。用竹篾、柳条、铁皮、塑料等制成。用簸(bò)箕上下颠动,扬去粮食中的糠秕、尘土等杂物。

箕

1.簸箕:~踞。2.簸箕形的指纹:斗~。3.二十八宿之一。4.姓。

网络百科

簸箕

簸箕是一个词语,读音为bòji,释义有三种,一是一种铲状器具,用以装垃圾;二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,竹篾编成的大撮子,扬米去糠的器具;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纹,指纹的一种,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,中间成封闭圆形的谓之“箩”(民间多称为“斗”),如果开口延伸出去谓之“簸箕”。

斗和簸箕被赋予神秘的占卜色彩,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话,一斗穷,二斗富,三斗四斗卖豆腐。另外还有叫做簸箕板的小吃。出自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。

来源:百度百科

百度百科“簸箕”

相关词语

热门词语

© 三人文库 SanRenWenK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