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蔟的意思解释
太蔟拼音:tài cù
太蔟注音:ㄊㄞˋ ㄘㄨˋ

太蔟解释
1.亦作“太簇”。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。
2.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,太蔟配正月,因以为农历正月的别名。
详细解释
亦作“ 太簇 ”。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。
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二曰太蔟,所以金奏赞阳出滞也。”《淮南子·时则训》:“律中太蔟,其数八。” 清 黄宗羲 《答刘伯绳问律吕》:“太簇长八寸,积六百四十八分。”
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,太蔟配正月,因以为农历正月的别名。
《吕氏春秋·音律》:“太蔟之月,阳气始生,草木繁动。” 高诱 注:“太蔟,正月。”
字义解释

1.高;大:~空。~学。~湖。2.极;最:~古。3.身份最高或辈分更高的:~老伯。~老师(老师的父亲或父亲的老师)。~夫人(尊称别人的母亲)。4.a)表示程度过分(可用于肯定和否定):水~热,烫手。人~多了,会客室里坐不

蚕蔟:上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