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谪的意思解释
科谪拼音:kē zhé
科谪注音:ㄎㄜ ㄓㄜˊ

科谪解释
亦作“科适”。谓依法贬谪,流徙戍边。亦指贬谪戍边的罪人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置居延、休屠以卫酒泉,而发天下七科适,及载糒给贰师。”张守节正义:“音讁。张晏云:吏有罪一,亡命二,赘壻三,贾人四,故有市籍五,父母有市籍六,大父母有籍七:凡七科。武帝天汉四年,发天下七科讁出朔方也。”按,《汉书·武帝纪》作“科讁”。汉桓宽《盐铁论·击之》:“甲士死於军旅,中士罢於转漕!仍之以科适,吏徵发极矣。”明文徵明《顾春潜先生传》:“一切科讁,凡以瘠民裕上者,悉蠲放之。”
详细解释
亦作“ 科适 ”。谓依法贬谪,流徙戍边。亦指贬谪戍边的罪人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置 居延 、 休屠 以卫 酒泉 ,而发天下七科适,及载糒给贰师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音讁。
张晏 云:吏有罪一,亡命二,赘壻三,贾人四,故有市籍五,父母有市籍六,大父母有籍七:凡七科。 武帝 天汉 四年,发天下七科讁出 朔方 也。”按,《汉书·武帝纪》作“科讁”。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击之》:“甲士死於军旅,中士罢於转漕!仍之以科适,吏徵发极矣。” 明 文徵明 《顾春潜先生传》:“一切科讁,凡以瘠民裕上者,悉蠲放之。”
字义解释

1.学术或业务的类别:~目。文~。理~。专~。牙~。妇~。2.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(级别比处低,比股高):秘书~。财务~。总务处下面分三个~。3.科举考试,也指科举考试的科目:~场。登~。开~取士。4.科班:坐

1.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:贬~。~居。2.指神仙受了处罚,降到人间(迷信):有人把李白称为~仙。3.责备;指摘:众人交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