狐貉的意思解释
狐貉拼音:hú mò
狐貉注音:ㄏㄨˊ ㄇㄛˋ

狐貉解释
1.亦作“狐狢”。兽名。狐与貉。
2.指狐、貉的毛皮制成的皮衣。
详细解释
亦作“ 狐狢 ”。兽名。狐与貉。
汉 刘向 《说苑·谈丛》:“猿猴失木,禽於狐貉者,非其处也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明本》:“侣狐貉於草泽之中,偶猿猱於林麓之间。” 清 孙枝蔚 《行路诗》:“老客纵归情异昨,引领首丘愧狐貉。”
指狐、貉的毛皮制成的皮衣。
《论语·子罕》:“衣敝緼袍,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,其 由 也与?” 朱熹 集注:“以狐貉之皮为裘,衣之贵者。” 汉 王褒 《圣主得坚臣颂》:“袭狐狢之煖者,不忧至寒之凄愴。” 清 孙枝蔚 《和希韩鱼字》:“客半衣狐貉,吾尝慙蠧鱼。”
字义解释

1.哺乳动物,外形略像狼,面部较长,耳朵三角形,尾巴长,毛通常赤黄色。性狡猾多疑,昼伏夜出,吃野鼠、鸟类、家禽等。常见的有赤狐和沙狐。通称狐狸。2.(Hú)姓。

同“貊”。1.也叫狗獾。哺乳动物。外形像狐,但体较胖,尾较短。穴居河谷、山边和田野间。2.古又同“貊(mò)”。同“貉(hé)”。用于“貉子”“貉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