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祧的意思解释
守祧拼音:shǒu tiāo
守祧注音:ㄕㄡˇ ㄊㄧㄠ

守祧解释
1.古官名。掌守先王先公的祖庙。
2.谓家族中的宗祠祖庙。
详细解释
古官名。掌守先王先公的祖庙。
《周礼·春官·守祧》:“掌守先王先公之庙祧,其遗衣服藏焉。若将祭祀,则各以其服授尸。其庙,则有司脩除之。其祧,则守祧黝堊之。” 唐 杜甫 《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》诗:“守祧严具礼,掌节镇非常。”
谓家族中的宗祠祖庙。
章炳麟 《二羊论》:“今为后於支庶,无合族之责,无守祧之重。”
字义解释

1.护卫;防守。与“攻”相对:~卫。坚~阵地。2.遵循;遵守:~约。~信。~法。3.看守;守候:~门。~着病人。4.挨着;靠近:~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。5.古又同“狩(shòu)”。

1.古代祭远祖的家庙。后来也指继承先代。2.迁庙。把隔了几代的祖宗的神位迁到远祖庙里。只有本宗之始祖不迁,称不祧之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