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三人文库>词语查询

堂鼓的意思解释

堂鼓拼音:táng gǔ

堂鼓注音:ㄊㄤˊ ㄍㄨˇ

堂鼓

堂鼓解释

也叫同鼓。击奏膜鸣乐器。鼓身木制,两面蒙牛皮,用木槌敲击。常用于民间吹打乐、戏曲音乐和歌舞伴奏。

详细解释

国语词典

堂鼓

táng gǔㄊㄤˊ ㄍㄨˇ

古代官衙公堂上所设置的鼓。击鼓以聚散群众,或申报紧急公务。

《醒世姻缘传.第一二回》:「击了三下堂鼓,那些六房衙役渐渐齐拢来。」

字义解释

堂táng

1.正房:~屋。2.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:礼~。课~。食~。3.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、审讯案件的地方:大~。过~。4.用于厅堂名称,旧时也指某一家、某一房或某一家族:三槐~。5.用于商店牌号:同仁~(北京的一家药店)。6.

鼓

1.打击乐器,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,中间空,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:腰~。手~。花~。2.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石~。蛙~。耳~。3.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;敲:~琴。~掌。4.用风箱等扇(风):~风。5.发动;振奋:~动

网络百科

堂鼓

堂鼓,又叫做同鼓、战鼓,清代则叫它杖鼓。鼓框是木头作的,两面蒙上皮革。现代堂鼓一般有三种规格,鼓面直径分别为22、25、32公分,鼓高都是33公分,前两种小堂鼓发音高亮,后一种堂鼓音色宽厚。演奏时,将鼓放在木架上,用木头作的双槌敲击。

来源:百度百科

百度百科“堂鼓”

相关词语

热门词语

© 三人文库 SanRenWenK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