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三人文库>词语查询

回纥的意思解释

回纥拼音:huí hé

回纥注音:ㄏㄨㄟˊ ㄏㄜˊ

回纥

回纥解释

古族名。原游牧于今鄂尔浑河流域。至7世纪初,始称回纥。唐天宝三年(744)建汗国于今鄂尔浑河流域,与唐保持友好和从属关系。贞元四年(788)改称回鹘(hú)。开成五年(840)汗国灭后,大部西迁今新疆地区,与附近各族长期相处,发展形成后来的维吾尔族。

详细解释

国语词典

回纥

huí héㄏㄨㄟˊ ㄏㄜˊ

我国少数民族之一。初与突厥为兄弟民族,后又从属于突厥。南北朝时,为敕勒部落之一,至唐代叛离突厥后,始称为「回纥」,后又改称为「回鹘」。唐时助讨安史之乱及抗御吐蕃,屡建功勋。唐文宗时,族众西奔,散居今新疆南部。宋、元以后,名称极多,民国二十三年,新疆省政府定称为「维吾尔」。

字义解释

回huí

1.曲折环绕:~旋。巡~。迂~。~形针。峰~路转。2.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;还:~家。~乡。送~原处。3.掉转:~头。~过身来。4.答复;回报:~信。~敬。5.回禀。6.谢绝(邀请);退掉(预定的酒席等);辞去(伙计、佣工

纥hé gē

见〔回纥〕〔纥〕小的球状或块状的东西。多用于纱线、织物等:线~。

相关词语

热门词语

© 三人文库 SanRenWenK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