檃括的意思解释
檃括拼音:yǐn kuò
檃括注音:ㄧㄣˇ ㄎㄨㄛˋ

檃括解释
1.亦作“檃栝”。矫正竹木邪曲的工具。揉曲叫檃,正方称括。
2.泛指矫正。
3.就原有的文章、著作加以剪裁、改写。
详细解释
亦作“ 檃栝 ”。矫正竹木邪曲的工具。揉曲叫檃,正方称括。
《荀子·性恶》:“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。” 杨倞 注:“檃栝,正曲木之木也。”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木直中绳,揉以为轮,其曲中规,檃括之力。”
泛指矫正。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酒诫》:“是以智者严櫽括於性理,不肆神以逐物。”
就原有的文章、著作加以剪裁、改写。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熔裁》:“蹊要所司,职在鎔裁,櫽括情理,矫揉文采也。”《宋史·文苑传五·贺铸》:“尤长於度曲,掇拾人所弃遗,少加檃括,皆为新奇。” 朱自清 《诗多义举例·古诗一首》:“《涉江采芙蓉》一首全用《楚辞》,也许有点逐臣的意思,但那是有意櫽括,又当别论。”
字义解释

〔~栝(kuò)〕a.矫正竹木弯曲或使成形的器具,如“故枸木必将待~栝(kuò)烝矫然后直。”b.(就原有的文章、著作)剪裁改写。均亦作“檃括”、“隐栝”。

1.扎;束:~约肌。2.包括:总~。概~。3.对部分文字加上括号:把这几个字用括号~起来。4.姓。见〖挺括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