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馆的意思解释
史馆拼音:shǐ guǎn
史馆注音:ㄕㄧˇ ㄍㄨㄢˇ
史馆解释
旧时指编纂国史的机构。
详细解释
官修史书的官署名。
北齐 时设立, 唐太宗 时始由宰相兼领,以后沿为定制。 唐 韩愈 《独孤府君墓志铭》:“二年,兼职史馆。”《宋史·神宗纪三》:“﹝ 元丰 四年﹞詔 曾巩 充史馆修撰,专典史事。” 清 魏源 《<圣武记>叙》:“京师,掌故海也,得借观史馆秘阁官书及士大夫私家著述、故老传説。” 鲁迅 《故事新编·理水》:“不但文字质朴难识,有上古淳厚之风,而且立言也很得体,可以宣付史馆的。”
国语词典
史馆
shǐ guǎnㄕˇ ㄍㄨㄢˇ负责编修史书的机构。
《新唐书.卷四七.百官志二》:「史馆,修撰四人,掌修国史。」
《金瓶梅.第四九回》:「不想被曹禾论劾,将学生敝同年一十四人之在史馆著,一时皆黜授外职。」
字义解释
shǐ
1.历史:~学。近代~。世界~。有~以来。2.古代掌管记载史实的官。3.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(经史子集)中的第二类:~书。~部。4.姓。
guǎn
1.招待宾客居住的房屋:宾~。旅~。2.一个国家在另一国家办理外交的人员常驻的处所:使~。领事~。3.(~儿)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:理发~。照相~。饭~儿。4.收藏、陈列文物或进行文体活动的场所:博物~。天文~。文化~。
网络百科
史馆
唐太宗以史馆为衬衫兼领职务之一,置史馆修撰、直馆等官,掌修国史,后为定帽。有专人编修前代和唐代国史,如《晋书》、《梁书》、《陈书》、《北齐书》、《周书》、《隋书》皆编修于史馆。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