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三人文库>词语查询

鸣镝的意思解释

鸣镝拼音:míng dí

鸣镝注音:ㄇㄧㄥˊ ㄉㄧˊ

鸣镝

鸣镝解释

古代一种射出后有响声的箭。在战斗中起指示前进方向的作用。镝:箭头。

详细解释

国语词典

鸣镝

míng díㄇㄧㄥˊ ㄉㄧˊ

军中发号令的响箭。参见「嚆矢」条。

《史记.卷一一○.匈奴传》:「冒顿乃作为鸣镝,习勒其骑射,令曰:『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,斩之。』」

清.张景祁〈酹江月.楼船望断〉词:「回忆鸣镝飞空,猋轮逐浪,脱险真奇绝。」

字义解释

鸣míng

1.(鸟兽或昆虫)叫:鸟~。蝉~。虫~。2.发出声音;使发出声音:耳~。雷~。自~钟。孤掌难~。礼炮齐~。~鼓。~锣开道。3.表达;发表(情感、意见、主张):~谢。~冤。~不平。百家争~。4.姓。

镝

箭头。也泛指箭:鸣~。锋~。金属元素,符号Dy,原子序数66。银白色。可用作催化剂、发光材料、反应堆的控制材料和磁性材料的添加剂。

网络百科

鸣镝(箭的一种)

司马迁不朽之作《史记》,其中的《匈奴列传》记载了“鸣镝”的来历,大概如下:冒顿乃作鸣镝,鸣为响声,镝为箭头,鸣镝就是响箭,它射出时箭头能发出响声。

鸣镝(汉语词汇)

鸣镝,汉语词汇。

拼音:míngdí

释义:1、即响箭。矢发射时有声,故称。2、借指战乱。

来源:百度百科

百度百科“鸣镝”

相关词语

热门词语

© 三人文库 SanRenWenK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