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伏的意思解释
末伏拼音:mò fú
末伏注音:ㄇㄛˋ ㄈㄨˊ
末伏解释
1.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,是最后的一伏。
2.通常也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(共十天)的一段时间。‖也叫终伏、三伏。
详细解释
农历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共计十天的一段时间。也叫终伏、三伏。参见“ 伏日 ”。
国语词典
末伏
mò fúㄇㄛˋ ㄈㄨˊ三伏的最后一伏。自夏至后第三庚日起,每十日为一伏,第三个十日称为「末伏」。
也称为「下伏」、「终伏」。字义解释
mò
1.东西的梢;尽头:~梢。秋毫之~。2.不是根本的、主要的事物(跟“本”相对):本~倒置。舍本逐~。3.最后;终了;末尾:春~。明~。~班车。上世纪~。4.末子:锯~。茶叶~儿。把药研成~儿。5.姓。6.戏曲角色行当,扮
fú
1.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;趴:~案。~在桌子上。2.低下去:起~。此起彼~。3.隐藏:潜~。~击。昼~夜出。4.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统称;伏天:入~。初~。三~天。每~十天。5.屈服;低头承认;被迫接受:~诛。6.使屈服;降
网络百科
末伏
末伏是一个汉语词汇,拼音是mòfú,指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,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,俗称秋老虎。末伏早晚较凉快,白天阳光依然剧烈。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