枳棘的意思解释
枳棘拼音:zhǐ jí
枳棘注音:ㄓㄧˇ ㄐㄧˊ

枳棘解释
1.枳木与棘木。因其多刺而称恶木。常用以比喻恶人或小人。
2.比喻艰难险恶的环境。
详细解释
枳木与棘木。因其多刺而称恶木。常用以比喻恶人或小人。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夫树橘柚者,食之则甘,嗅之则香;树枳棘者,成而刺人,故君子慎所树。”《楚辞·刘向<九叹·愍命>》:“折芳枝与琼华兮,树枳棘与薪柴。” 王逸 注:“以言贱弃君子而育养小人。”《文选·左思<咏史>》:“出门无通路,枳棘塞中涂。” 吕向 注:“枳棘,有刺之木,喻谗佞也。” 清 李寅 《书邺侯传》诗:“但清 河朔 风尘易,欲扫宫庭枳棘难。”
比喻艰难险恶的环境。
《后汉书·黄琼传》:“ 光武 以圣武天挺,继统兴业,创基冰泮之上,立足枳棘之林。” 李贤 注:“枳棘諭艰难。”
国语词典
枳棘
zhǐ jíㄓˇ ㄐㄧˊ比喻障碍、阻碍。
《文选.左思.咏史诗八首之八》:「出门无通路,枳棘塞中涂。」
《三国演义.第二回》:「吾思枳棘丛中,非栖鸾凤之所,不如杀督邮,弃官归乡,别图远大之计。」
字义解释

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茎上有刺,叶子为三片小叶组成的复叶,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,花白色,浆果球形,黄绿色,味酸苦。也叫枸橘(gōujú)。

1.酸枣树,落叶灌木。有刺,果小味酸。种子供药用,治神经衰弱等。树可作嫁接大枣树的砧木。2.带刺草木的通称:荆~。3.刺;扎:~手。
网络百科
枳棘
枳棘,汉语词汇。
拼音:zhǐjí
释义:枳木与棘木。因其多刺而称恶木。
常用以比喻恶人或小人。亦比喻艰难险恶的环境。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