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筝的意思解释
鼓筝拼音:gǔ zhēng
鼓筝注音:ㄍㄨˇ ㄓㄥ
鼓筝解释
1.弹筝。
2.草名。又名结缕。贴地蔓生,根如线相结。
详细解释
弹筝。
《后汉书·吕布传》:“ 布 疑其图己,乃使人鼓筝於帐中,潜自遁出。夜中兵起,而 布 已亡。”《新唐书·列女传·樊彦琛妻魏》:“ 彦琛 卒,值 徐敬业 难,陷兵中。闻其知音,令鼓筝。”
草名。又名结缕。贴地蔓生,根如线相结。
《尔雅·释草》“傅,横目” 晋 郭璞 注:“一名结缕,俗谓之鼓筝草。” 南朝 梁元帝 《玄览赋》:“忘忧 长乐 ,桃杷鼓筝。”
字义解释
gǔ
1.打击乐器,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,中间空,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:腰~。手~。花~。2.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石~。蛙~。耳~。3.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;敲:~琴。~掌。4.用风箱等扇(风):~风。5.发动;振奋:~动
zhēng
拨弦乐器。木制长形,战国时秦地已有。历代弦制不一,有十三弦、十六弦等。现经改革,已发展为二十一或二十五弦,并有转调筝,表现力更为丰富。用于独奏、伴奏及合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