鸣筝的意思解释
鸣筝拼音:míng zhēng
鸣筝注音:ㄇㄧㄥˊ ㄓㄥ
鸣筝解释
1.筝。弹拨乐器。南朝梁简文帝《筝赋》:“陈宝器於紈罗,抚鸣筝而动曲。”唐李白《春日行》:“佳人当窗弄白日,絃将手语弹鸣筝。”王鼎《焚椒录》引辽萧观音《回心院》词:“张鸣筝,恰恰语娇鶯。一从弹作房中曲,常和窗前风雨声。”
2.弹筝。明唐顺之《永年公馆夜宿》诗:“静院无朋休对酒,高楼有女独鸣筝。”
详细解释
筝。弹拨乐器。
南朝 梁简文帝 《筝赋》:“陈宝器於紈罗,抚鸣筝而动曲。” 唐 李白 《春日行》:“佳人当窗弄白日,絃将手语弹鸣筝。” 王鼎 《焚椒录》引 辽 萧观音 《回心院》词:“张鸣筝,恰恰语娇鶯。一从弹作房中曲,常和窗前风雨声。”
弹筝。
明 唐顺之 《永年公馆夜宿》诗:“静院无朋休对酒,高楼有女独鸣筝。”
字义解释
míng
1.(鸟兽或昆虫)叫:鸟~。蝉~。虫~。2.发出声音;使发出声音:耳~。雷~。自~钟。孤掌难~。礼炮齐~。~鼓。~锣开道。3.表达;发表(情感、意见、主张):~谢。~冤。~不平。百家争~。4.姓。
zhēng
拨弦乐器。木制长形,战国时秦地已有。历代弦制不一,有十三弦、十六弦等。现经改革,已发展为二十一或二十五弦,并有转调筝,表现力更为丰富。用于独奏、伴奏及合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