诰词的意思解释
诰词拼音:gào cí
诰词注音:ㄍㄠˋ ㄘㄧˊ

诰词解释
君王所颁文告。宋龚鼎臣《东原录》:“嘉祐四年贬吕溱,其誥词刘敞行之,溱当贬而褒;嘉祐五年,刘沆赠僕射侍中,其誥词张瓌行之,沆当褒而贬。”清俞樾《茶香室丛钞·周将军》:“元刘壎《隐居通议》云:‘庚子五月,因观江涨至五通庙,忽忆儿时见将军誥词一轴,乃宋封周将军为宣□侯者也。’”
详细解释
君王所颁文告。
宋 龚鼎臣 《东原录》:“ 嘉祐 四年贬 吕溱 ,其誥词 刘敞 行之, 溱 当贬而褒; 嘉祐 五年, 刘沆 赠僕射侍中,其誥词 张瓌 行之, 沆 当褒而贬。” 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丛钞·周将军》:“ 元 刘壎 《隐居通议》云:‘庚子五月,因观江涨至 五通庙 ,忽忆儿时见将军誥词一轴,乃 宋 封 周将军 为 宣□侯 者也。’”
字义解释

1.古代统治者一种训诫勉励的文告。2.封建帝王对臣子任命或封赠的文字。

1.(~儿)说话或诗歌、文章、戏剧中的语句:戏~。义正~严。~不达意。他问得我没~儿回答。2.一种韵文形式,由五言诗、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,起于唐代,盛于宋代。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,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,因此又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