铃杵的意思解释
铃杵拼音:líng chǔ
铃杵注音:ㄌㄧㄥˊ ㄔㄨˇ
铃杵解释
僧、道游方时手持的响器。《宋史·外国传六·天竺》:“至道二年八月,有天竺僧随舶至海岸,持帝鐘、铃杵、铜铃各一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六一回:“吴用手中摇着铃杵,口里念四句口号。”
详细解释
僧、道游方时手持的响器。
《宋史·外国传六·天竺》:“ 至道 二年八月,有 天竺 僧随舶至海岸,持帝鐘、铃杵、铜铃各一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六一回:“ 吴用 手中摇着铃杵,口里念四句口号。”
字义解释
líng
1.用金属制成的响器。最常见的是球形而下开一条口,里面放金属丸;也有钟形而里面悬着金属小锤的,振动时相击发声。此外有电铃、车铃等,形式不一。2.形状像铃的东西:哑~。杠~。棉~。3.蕾铃:落~。结~。4.姓。
chǔ
1.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,用来在臼里捣粮食等或洗衣服时捶衣服:~臼。砧~。2.用杵捣:~药。3.用细长的东西戳或捅:用手指头~了他一下。拿棍子往里~一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