荪桡的意思解释
荪桡拼音:sūn ráo
荪桡注音:ㄙㄨㄣ ㄖㄠˊ

荪桡解释
以荪草为饰的船桨。
详细解释
以荪草为饰的船桨。
《楚辞·九歌·湘君》:“薜荔柏兮蕙绸,蓀橈兮兰旌。” 陆侃如 注:“蓀橈,是用蓀草饰的橈。” 清 黄景仁 《舟行即目》诗:“雾鬢烟鬟水上头,蓀橈斜倚蓼花洲。”
字义解释

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。

1.〔~骨〕前臂靠大指一侧的骨头。2.桨,楫。1.古同“挠”,削弱。2.古同“挠”,打扰。
荪桡拼音:sūn ráo
荪桡注音:ㄙㄨㄣ ㄖㄠˊ
以荪草为饰的船桨。
以荪草为饰的船桨。
《楚辞·九歌·湘君》:“薜荔柏兮蕙绸,蓀橈兮兰旌。” 陆侃如 注:“蓀橈,是用蓀草饰的橈。” 清 黄景仁 《舟行即目》诗:“雾鬢烟鬟水上头,蓀橈斜倚蓼花洲。”
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。
1.〔~骨〕前臂靠大指一侧的骨头。2.桨,楫。1.古同“挠”,削弱。2.古同“挠”,打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