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槌的意思解释
棒槌拼音:bàng chui
棒槌注音:ㄅㄤˋ ㄔㄨㄟˊ
棒槌解释
1.捶打用的木棒(多用来洗衣服)。
2.指外行(多用于戏剧界)。
详细解释
捶打用的木棒。
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八回:“便取棒槌在手,赶着打出来。” 清 李渔 《巧团圆·词源》:“取出泥人、土马、棒槌、锣鼓、刀鎗、旗帜等物。” 杨朔 《赤道雪》:“有一种树不长叶儿,满树是棒槌模样的玩意儿,齐崭崭地朝上竖着。”
方言。指玉米穗。
《中国民间故事选·棒槌姑娘》:“再抬头朝岸上的石砬子上看去,光有棵棒槌,顶着一团火红的棒槌籽儿,一动不动的长在那里。”
国语词典
棒槌
bàng chuíㄅㄤˋ ㄔㄨㄟˊ捶打用的木棒。
《金瓶梅》第三八回:「妇人见他的话不防头,一点红从耳畔起,须臾紫胀了双腮,便取棒槌在手,赶著打出来。」
字义解释
bàng
1.棍子:木~。炭精~。2.(体力或能力)强;(水平)高;(成绩)好:~小伙子。字写得真~。功课~。
chuí
敲打用的棒,大多一头较大或呈球形:棒~。鼓~儿。
网络百科
棒槌(汉语词汇)
棒槌,民间浆洗衣物用具,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。其形状因地域、民族的不同也不尽相同。多木制,圆形、长约二尺,一端稍粗,便于槌衣,一端较细,便于手握。除了作为工具以外,“棒槌”这个词虽然用于各种场合的解释略有差异,但基本意思就是“直筒子”、“过于简单”、“什么也不懂”,所有这些还是从棒槌的外形引出的联想。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