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三人文库>词语查询

午时的意思解释

午时拼音:wǔ shí

午时注音:ㄨˇ ㄕㄧˊ

午时

午时解释

旧式计时法指上午十一点钟到下午一点钟的时间。

详细解释

国语词典

午时

wǔ shíㄨˇ ㄕˊ

旧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的时段为午时。后指中午十二时左右。

唐.白居易〈昼寝〉诗:「不作午时眠,长日安可度?」

《儒林外史.第四八回》:「三姑娘饿了八日,在今日午时去世了。」

字义解释

午

1.地支的第七位。2.午时,旧式记时法,相当于十一点到十三点。3.日中的时候(十二点)。

时shí

1.时间(对空间而言):~空观念。2.时代;时候:古~。唐~。战~。3.时间单位。旧指时辰,现指小时,即一日(一个昼夜)的二十四分之一。4.指规定的时间:按~上班。过~作废。5.季节:四~如春。6.现在的;当时的:~事。

网络百科

午时(时辰)

午时即日中,又名日正、中午等:(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)。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、平昼、亭午等别称。如宋苏舜钦《紫阁寺联句诗》:“日光平午见,雾气半天蒸。”这时候太阳最猛烈,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,阴气将会产生,而马是阴类动物。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、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、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、独创于世的。十二时表时独特、历史悠久,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,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。

来源:百度百科

百度百科“午时”

相关词语

热门词语

© 三人文库 SanRenWenK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