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田的意思解释
营田拼音:yíng tián
营田注音:ㄧㄥˊ ㄊㄧㄢˊ
营田解释
1.经营田产;购置田地。
2.即屯田。
3.屯田制之耕作地。
详细解释
经营田产;购置田地。
《宋书·良吏传·江秉之》:“人有劝其营田者, 秉之 正色曰:‘食禄之家,岂可与农人竞利?’”《梁书·处士传·何胤》:“山侧营田二顷,讲隙从生徒游之。”
即屯田。
汉 以后历代政府利用兵士或召募流民于驻扎地区种田,以供军饷。《南齐书·垣崇祖传》:“卿视吾是守 江 东而已邪?所少者食,卿但努力营田,自然平殄残丑。” 宋 范仲淹 《奏为陕西西路入中粮草及支移二税》:“更选差朝臣四人……专管本路税赋课利及图回营田等事。”《文献通考·田赋七》:“屯田以兵,营田以民,固有异制。 咸平 中, 襄州 营田,既调夫矣,又取邻州之兵,是营田不独以民也。 熙 丰 间,边州营屯,不限兵民,皆取给用,是屯田不独以兵也。”
屯田制之耕作地。
《通典·食货二》:“诸营田若五十顷外更有地剩配丁牛者,所收斛斗皆準顷亩。”《新唐书·薛珏传》:“初,州有营田。”
国语词典
营田
yíng tiánㄧㄥˊ ㄊㄧㄢˊ经营农事。
《新唐书.卷一一一.张俭传》:「大教民营田,收谷数十万斛。」
字义解释
1.谋求:~生。~救。2.经营;管理:~造。~业。国~。民~。3.姓。4.军队驻扎的地方:军~。安~。5.军队的编制单位,隶属于团,下辖若干连。
1.种植农作物的土地:麦~。棉~。2.蕴藏矿物可供开采的地带。专用于某些生产的土地:油~。盐~。3.同“佃(tián)”。4.同“畋”。
网络百科
营田
营田即“屯田”。北魏宣武帝时(500—503)命范绍为西道6州营田大使,实即“屯田大使”,因此屯田也称营田。唐代后期,内地设置很多屯田区,人们多将屯田称为营田。唐各道设营田使,州县设营田务,管理营田。宋承唐制,设营田大使、营田使,管理营田事务。唐、宋时,多称军屯为屯田,民屯为营田。元、明、清各代通称屯田,少有营田之称。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