擿伏的意思解释
擿伏拼音:tī fú
擿伏注音:ㄊㄧ ㄈㄨˊ
擿伏解释
揭露隐秘的坏事。
详细解释
揭露隐秘的坏事。
南朝 梁元帝 《玄览赋》:“慕 张生 之擿伏,挹 边延 之励精。”《南史·王籍传》:“仕 齐 为 餘杭 令,政化如神,善於擿伏,自下莫能欺也。” 唐 杨炯 《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》:“服叛怀远,擒姦擿伏。”参见“ 发姦擿伏 ”。
国语词典
擿伏
tì fúㄊㄧˋ ㄈㄨˊ举发隐匿的坏人坏事。
《汉书.卷七六.赵广汉传》:「其发奸擿伏如神,皆此类也。」
字义解释
tī zhì zhāi
1.挑出:“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~巢探卵,弹射飞鸟。”2.挑剔;指摘:“伏闻诸典校~抉细微,吹毛求瑕。”3.指使:“卫将军(王)商密~永令发去。”4.揭发:发奸~伏(揭露隐秘罪恶)。5.搜索。6.探。7.剖开;分。8.捶。
fú
1.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;趴:~案。~在桌子上。2.低下去:起~。此起彼~。3.隐藏:潜~。~击。昼~夜出。4.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统称;伏天:入~。初~。三~天。每~十天。5.屈服;低头承认;被迫接受:~诛。6.使屈服;降
网络百科
擿伏
擿伏是汉语词汇,是揭露隐秘的坏事的意思,出自《玄览赋》。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