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至的意思解释
长至拼音:cháng zhì
长至注音:ㄔㄤˊ ㄓㄧˋ

长至解释
指夏至。夏至白昼最长,故称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仲夏之月﹞是月也,日长至,阴阳争,死生分。”孙希旦集解:“孔氏曰:长至者,谓日长之至极。大史漏刻,夏至昼漏六十五刻,夜漏三十五刻。愚谓以昏明为限,则夏至昼六十五刻,夜三十五刻;以日之出入为限,则昼六十刻,夜四十刻也。”一说指冬至。自夏至后日渐短,自冬至后日又渐长,故称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二八引后魏崔浩《女仪》:“近古妇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袜於舅姑,践长至之义也。”唐戎昱《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》诗:“去年长至在长安,策杖曾簪獬豸冠。”清钱谦益《小至日京口舟中》诗:“偶逢客酒浇长至,且拨寒鑪泥孟光。”参见“长日”。
详细解释
指夏至。夏至白昼最长,故称。
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 仲夏之月 ﹞是月也,日长至,阴阳争,死生分。” 孙希旦 集解:“ 孔氏 曰:长至者,谓日长之至极。大史漏刻,夏至昼漏六十五刻,夜漏三十五刻。愚谓以昏明为限,则夏至昼六十五刻,夜三十五刻;以日之出入为限,则昼六十刻,夜四十刻也。”一说指冬至。自夏至后日渐短,自冬至后日又渐长,故称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二八引 后魏 崔浩 《女仪》:“近古妇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袜於舅姑,践长至之义也。” 唐 戎昱 《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》诗:“去年长至在 长安 ,策杖曾簪獬豸冠。” 清 钱谦益 《小至日京口舟中》诗:“偶逢客酒浇长至,且拨寒鑪泥 孟光 。”参见“ 长日 ”。
国语词典
长至
cháng zhìㄔㄤˊ ㄓˋ夏至。
《礼记.月令》:「是月也,日长至,阴阳争,死生分。」
字义解释

1.两点之间的距离大(跟“短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这条路很~。~~的柳条垂到地面。b)指时间:~寿。夏季昼~夜短。2.长度: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,铁路桥全~6772米。3.长处:特~。取~补短。一技之~。4.(对某事)做

1.到:~今。自始~终。~死不屈。2.至于:甚~。3.极;最:~为感谢。你要早来,~迟下星期内一定赶到。
网络百科
长至
长至,指夏至。夏至白昼最长,故称。《礼记·月令》有记载。
来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