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慝的意思解释
引慝拼音:yǐn tè
引慝注音:ㄧㄣˇ ㄊㄜˋ

引慝解释
承认罪过。
详细解释
承认罪过。
《书·大禹谟》:“帝初于 歷山 ,往于田,日号泣于旻天,于父母,负罪引慝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》:“天子加惠羣臣而引慝焉,德至厚也。”
国语词典
引慝
yǐn tèㄧㄣˇ ㄊㄜˋ引咎自责。
《书经.大禹谟》:「帝初于历山,往于田,日号泣于旻天,于父母,负罪引慝。」
唐.柳宗元〈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〉:「天子加惠群臣而引慝焉,德之厚也。」
字义解释

1.拉,伸:~力。~颈。~而不发。~吭高歌。2.领,招来:~见。~子。~言。~导。~荐。抛砖~玉。3.拿来做证据、凭据或理由:~文。~用。援~。4.退却:~退。~避。5.旧时长度单位,一引等于十丈。6.古代柩车的绳索:发

邪恶;罪恶;恶念:隐~(人家不知道的罪恶)。
网络百科
引慝
yǐntèㄧㄣˇㄊㄜˋ
引慝
承认罪过。《书·大禹谟》:“帝初于历山,往于田,日号泣于旻天,于父母,负罪引慝。”唐柳宗元《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》:“天子加惠羣臣而引慝焉,德至厚也。”
来源:百度百科